治疗心脏植物神经紊乱
文章来源:合肥长淮中医医院精神科发布日期:2017-12-12
心脏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心血管疾病,患者往往会有多种症状表现,需要及早治疗。临床上病人表现出以心前区疼痛、心悸、气短或换气过度、濒死感为主要症状,另外可能还有乏力、头晕、多汗、失眠等症状。而且常常伴有其它神经症为特征,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方法:心胆气虚:证候:心悸、善惊易怒、坐卧不安、少寐多梦。病情较轻者,时发时止;重者怔忡不宁,心慌 神乱,不能自主。舌苔薄白或如常,脉象动数或虚弦。治疗心脏植物神经紊乱治法
镇惊定志,养心安神。穴位:内关 膻中 胆腧 阳陵泉点压。
心血不足:证候:心悸头晕,面色不华,倦怠无力,失眠梦多。舌质淡红,脉象细弱。治法:补血养心,益气安神。穴位:内关 膻中 血海 足三里 三阴交 补多泻少。
阴虚火旺 (阴虚生内热 ):证候:心悸不宁,心烦少寐,头昏目眩,五心烦热,耳鸣腰酸。舌质红,少苔或无苔,脉象细数。治法:滋阴清火,养心安神。穴位:太溪 照海 内关 膻中 太冲 合谷 泻多补少。
心阳不振 (阳虚生外寒):证候:心悸不安,胸闷气短,面色苍白,形寒肢冷。舌质淡白,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。治法:温补心阳,安神定惊。穴位:膻中 内关 命门 背腧穴 用灸法。
有许多人感到自己的脊背部经常发冷发凉,这是脾阳虚的缘故。如果有脊背部发凉,就可以从长强穴处由下向上推。
如果是脊背部有发热的感觉,那就是胃、心、肝胆有火。若是脊背部发热,就从肺腧穴由上向下推。
水气凌心:证候:心悸眩晕,胸脘满闷,形寒肢冷,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,渴不欲饮,恶心吐涎。舌苔白滑,脉象眩滑。治法:振奋心阳,化气行水。可用车前子30 克煮水喝,代茶饮,以排浊利湿消水肿。穴位:膻中 足三里 阴陵泉、丰隆 泻法 血海 太溪 平补平泻。
心血瘀阻:证候:心悸不安,胸闷不适,心痛时作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涩或结代。治法:活血化瘀,理 气通络。方药:红花5g,川芎、桃仁各10g.穴位:膻中 内关 血海 三阴交 合谷 太冲 泻法。
治疗心脏植物神经紊乱
1. 蘑菇:由于蘑菇的茶色部分含有黑色素,对神经系统可以起作用,使植物神经稳定和安定下来。
2.小麦:小麦中含有泛酸(VB),能够制造乙醇,乙醇能够传导神经刺激植物神经系统。泛酸可以预防植物神经失调症。
3.羊肉:它含有促进人体内脏和血管功能的成份。
4.裙带菜:裙带菜可以预防由于钙摄取不足所引起的急躁、激动等症状。
5.胡萝卜:食用胡萝卜可以使副肾皮质激素的成份旺盛,可以抑制外界对精神产生的刺激,并且改善神经失调的症状。